从北京到赤溪一个“90后”小伙儿的“最后一公里”当前位置:首页 > 小九直播NBA

时间: 2024-06-12 23:38:56 |   作者: 小九直播NBA

  从北京出发,乘坐高铁再换乘汽车,一路向南,辗转11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杜赢的家乡福建宁德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沿途徽派建筑古韵悠然,不远处青山环抱、绿水相依。村口一座写有“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石碑映入眼帘。

  上世纪80年代,赤溪是贫穷的代名词,人均纯收入只有166元。经过“输血”“换血”“造血”扶贫,赤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96元。赤溪村的嬗变,正是中国特色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杜赢是赤溪村第一个返乡大学生。他常说“返乡是得到家里人支持的”。其实说服父亲,杜赢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有很多村民也不理解他的选择好不容易离开,为什么还要回来?

  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村干部制作好脱贫攻坚作战图,将它牢牢钉在墙上

  大别山腹地,金寨县大湾村,搬出旧瓦房,住进新楼房,成为全省首个“5G村”

  高黎贡山以西,独龙族村,一条条紧贴陡崖、穿寨入户的通村路、通组路相继竣工,成为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整族脱贫的少数民族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处处脱贫地标被点亮。经纬之间,东方大国的律动,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股强劲而别样的搏动。

  伴随着嘹亮的胜利歌声,一批军人来到北大荒,将黑土地翻起来。他们用“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

  “操纵杆,握在手,意气风发精神抖。”1950年,黑龙江五大连池,当梁军开着拖拉机在田间耕作时,吸引了很多的人目光。因为那时的女驾驶员还极为少见。但风光背后,有着常人很难来想象的艰辛。

  一日三餐吃在地头,抢节气、争进度、保生产。3台拖拉机驰入荒原后,为了更好的提高作业效率,3个人就得一人操纵一台车,梁军要和男同志一样昼夜连续作业,一天工作12个小时之后。这一年,机耕队便开荒3400亩,播种1950亩小麦,收获1.5万多公斤粮食。

  “看,我们的拖拉机,牵引着铁犁,耕起了草原万里。我们是生产的动力,开哟,开哟!开遍祖国大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12个姑娘组成了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梁军担任第一任队长。女子拖拉机手们驾驶着“铁牛”奔驰在沃野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榜样和力量。梁军即为1962年4月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1块钱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

  “只要有志气,什么困难都不怕。”1952年,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农民依靠集体的力量改造自然,在农业合作化这场运动中,北京以东150公里的河北遵化县西铺村,一个叫王国藩的农民把村里最穷的23户农民联合起来,办起了一个初级社,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1/4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所以人们就称他们是“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正是靠这3条驴腿,这个初级合作社第二年就发展到了83户。

  第二年春播,“穷棒子社”的社员们你追我赶,牲畜不够就用人拉犁。这一年,“穷棒子社”赢得第一个丰收,粮食亩产量从120多斤增加到了300多斤,不但让自己丰衣足食,还开始为国家作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一时期的发展为我国有效消除贫困、持续改善民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建设“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必须消灭贫穷。改革开放后,国家大规模减贫计划启动,扶贫开发持续进行。

  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以“三西”并称的这片黄土地干旱少雨、地力贫瘠,曾被联合国专家评价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门槛”。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专项扶贫计划,拉开开发式扶贫的序幕。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国家扶贫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06元),划定重点扶持区域,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实施优惠政策,开始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国家扶贫行动。1994年以后,国家先后颁布实施“八七扶贫计划”和两个为期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两次提高扶贫标准,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诗人笔下写尽了“三西”的悲情。能打开贫困枷锁的唯一钥匙发展。再穷的“三西”人,也会有富贵的念想。

  周爱兰,一个不擅言辞的女人,她每天触摸的,是会呼吸会生长的财富马铃薯。

  马铃薯,当地人叫它“洋芋”,原来谁也没把它当回事。而“三西”,正是世界上最适宜洋芋种植的区域之一。1996年,定西率先大规模推开“洋芋(土豆)工程”。农民说:土蛋蛋变成了金蛋蛋、银蛋蛋!

  如今,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土豆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慢慢的升高。这里有规模庞大的土豆市场、储存窖、各类加工厂,有各种专业的产业协会,还发出过全国第一趟土豆专列呢。

  “花儿”是“三西”人最喜爱的民歌。无论在田间耕作、外出打工或是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哼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唱“花儿”,当地人叫“漫花儿”。一个“漫”字,道出了“花儿”满山遍野八方呼应的气势

  “宁愿苦战,不愿苦熬。”这是当年革命精神的继承,一种精神,一种作风,心手相传,点亮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的灯盏。

  从2012年到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6853万,相当于每分钟有26人摆脱贫困。

  到2020年,中国要年平均脱贫1000万人,方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当于每分钟有20人甩掉贫困的帽子。

  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生态补偿每个贫困户脱贫背后都是一场硬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国各地打响脱贫攻坚战。

  在中国,有两个少数民族小山村,它们都因深藏大山而极度贫困。如今,又因脱贫成功而闻名遐迩。一个是中国西部湖南湘西花垣县的十八洞村,一个是中国东部福建宁德市的赤溪村。

  万亩梯田层层叠叠,十八洞村美得质朴,一如这里生长的农民。五千年中华农耕文化的影子包裹着人与土地的深层关系。

  过去的几十年,这里的年轻人都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而村里的脱贫攻坚需要年轻的力量。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说,如果十八洞的年轻人都能解决成家的问题,就不会存在都出去打工的现象,有伴儿一起,脱贫致富发展产业。

  因为穷,十八洞村200多户人家,40岁以上的光棍汉就有37个。让这些大龄单身汉“脱单”,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的心头大事。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精准扶贫,就是要攻破“等靠要”的思想,就是要调动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甚至因人施策。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有人开起了十八洞村第一家农家乐;有人开始在家里养殖蜜蜂;有人则利用农闲开始刺绣,每个月能多收入1500元。

  短期收益,立竿见影。看到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的激发,扶贫工作队决定再往前走一步,找到一个能够长久发展的产业。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十八洞村的地理条件很适合种植猕猴桃,决定引进优良品种,把猕猴桃种植列为这里的精准扶贫产业。但想法一出,反对声音不绝于耳。

  道理讲千遍,不如亲眼见。在四川十万亩猕猴桃产业基地,让前去考察的村民们吃了定心丸。考察回来后,很多村民自愿加入了猕猴桃产业园。据估计,2019年进入盛果期后,十八洞猕猴桃年出售的收益可达2000万元以上,十八洞村村民每人每年将实现稳定增收5000元以上。捧着新鲜的猕猴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十八洞村村民心服口服了。

  龙秀林说,因为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识,老百姓就会自愿去建设自己的产业。哪怕工作队走了,这个产业还会永远地发展下去。内力和外力作用下的真正扶贫,才能让老百姓真正的完成精准脱贫。

  工作队发动群众组建了义务施工队,因地制宜,用山上现成的石材,修通了村里出山的路。村民的庭院也通水改厕、架电亮灯,短短几个月,十八洞村焕然一新。

  风起苗寨,十八洞开。“精准扶贫”4个红色大字刻在梨子寨的石壁上,扎在厚重的苗寨里。“饮水思源,自立自强”的大红标语在黄色的土墙上格外显眼。

  今年6月,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十八洞村和“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村,在十八洞村举行签约仪式,双方缔结脱贫致富奔小康姊妹村。

  赤溪村,一个偏远畲族自然村,四周崇山峻岭,几乎与世隔绝。在这里,如果你问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当年有几亩地,他会忽然愣住。在这里,土地不论“亩”,不论“分”,只论“能出几担谷子”,甚至用两只手一划拉,就能比量出自家田地大小。

  1984年,王绍据把赤溪村的贫困状况投书媒体,这条新闻迅速引起全国轰动。同年9月,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穷的地方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摆脱贫困”成为地方干部群众的“美好蓝图”。赤溪村“全国扶贫第一村”之名也由此而来。

  赤溪村的沧桑巨变,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感触最为深刻。“整村搬迁,挪了穷窝,村民们的生活有了改善,但如何改掉穷业又成了难题。后来经人点拨,赤溪村最大的优势就是好山好水,为啥不好好开发这座天然银行呢?”杜家住介绍,赤溪村境内群山起伏,森林茂密,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常年云雾缭绕并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非常有利于白茶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

  借助于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赤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种茶养茶,扶贫的方式也从“输血”变成了“造血”。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马良辉患有心脏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为帮助他谋得生计,村干部立即帮他贷款5万元购买了制茶设备。马良辉说,有了这套设备,今年可以稳稳脱贫。

  “90后”小伙子杜赢,是赤溪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城里令人艳羡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和家人一同开起了村里第一个制茶厂。为此,村里一口气帮他争取来福鼎市人社局和市农业银行两笔共20万元创业基金和低息贷款。在杜赢之后,更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了赤溪村创业。

  作为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发端之地,如今赤溪村已呈现出民富、业兴、景美的幸福图景。

  回到久别的家乡,摆脱靠天吃饭的束缚,全村人脱贫致富,这大好河山、绿水青山就是最美的底色。

  精准扶贫,从来不只是口号和数字,而是千千万万个与你我有关的故事。2020年,中华民族将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再续新篇(文/弟辰晨)

  •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