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看球/托盘搬运车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小九看球/托盘搬运车
璞泰来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产品详情
时间: 2024-04-13 07:19:04 | 作者: 小九看球/托盘搬运车
公司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的综合解决方案商。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等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服务。通过负极材料、膜材料及涂覆、自动化装备三大事业部间的资源共享及产业协同,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差异化及专业化的产品组合与集成服务。
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较快,打破了原有的供求平衡,锂离子电池各细分业务市场均面临阶段性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滑的挑战。本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版块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受整个行业激烈竞争和去库存的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负极材料事业部方面,高价库存消纳较慢并经历了较大的减值,2024年有望逐步改善盈利能力。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方面,公司在涂覆材料国产替代、生产效率提升、粘结剂成本改善以及基膜自给率提升等方面均实现了预定目标,协同效应显著,盈利能力保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自动化装备事业部方面,嘉拓智能完成股份改制,成功引入战投,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稳健增长。
在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方面,公司复合集流体已实现嘉拓复合设备、卓立复合集流体、高远超薄铜箔的产业协同,并与宁德时代(300750)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复合集流体业务已完成量产准备。在快充负极和硅碳负极等新品上,公司积极地推进客户认证和产品导入工作,有望在2024年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40亿元,同比下降0.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2亿元,同比下降38.42%,报告期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情况回顾如下:
(1)公司扎实、审慎地推进优势产能建设,一体化布局继续深化。截至本报告期末,已形成年产15万吨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这中间还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继续推进四川年产28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其中一期10万吨产能受配套电路建设、自身库存消纳及新型生产的基本工艺设备论证等影响,进度有所延缓,预计于2024年逐步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产能将稳步推进,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施工建设;三期年产8万吨产能预计于2025年逐步建成投产。四川成都邛崃生产基地首次应用了多项连续性生产和自动化智能粉料传输等工艺,使负极生产在环境友好度、安全性、节能减排、智能化及数字化等方面迎来重大变革,将会成为负极材料下一代的标杆工厂,也为公司布局瑞典及其他海外生产基地做好了准备。
硅碳负极方面,公司新一代纳米硅碳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CVD沉积技术和硅碳复合技术能有效满足未来负极材料长循环、低膨胀的性能需求,动力学性能行业领先。公司于2023年7月设立安徽紫宸,启动年产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单体)的项目建设,计划2025年开始慢慢地分期投产。
(2)四川卓勤是公司首个基膜涂覆一体化生产基地,公司抓住基膜生产设备更新迭代的机遇,通过自主集成的方式实现新一代基膜生产设备的高效投运,突破了先进基膜产线依赖海外集成的行业瓶颈;设备单线m/min,与上一代基膜设备相比,公司新一代基膜产线的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公司持续发挥“材料+工艺设备”团队协同优势,基膜设备国产替代化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已完成拉伸和萃取环节的自产样机开发,实现了全线年将在四川基地隔膜二期项目中得到应用,同时公司也正在开发单线亿㎡以上的基膜设备产线,规划在四川基地隔膜三期项目中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年产7亿㎡基膜、2万吨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1.5万吨PVDF及60亿㎡涂覆隔膜加工的有效产能。2023年,公司涂覆加工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业务协同效应加快了自产基膜产品的客户认证和进度。
(3)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工作,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年产1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年产9.6亿平方米基膜涂覆一体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这次募集资金净额为28.15亿元,配合项目银行贷款后,公司负极材料和涂覆隔膜一体化优势产能建设将得到一定效果保障。
公司推出快充负极新品并得到下游客户的积极反馈,在满足6C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粘结剂的配合和原料的创新以此来实现8C/10C的快充性能,产品竞争优势显著。预计公司2024年负极材料出货中,快充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
公司硅碳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较为顺利,首效和膨胀性问题得到解决,在原料预处理环节的技术走在行业前沿,加工工艺如CVD沉积等技术成熟度高,产品稳定性较好,受到重点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预计硅碳产品未来在对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动力及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应用需求将逐步提升。为应对下一阶段的硅碳负极的竞争,安徽紫宸的产能规划考虑了原料的就近配套、最新原料和设备的应用、工艺的持续改进等综合因素,预计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成本的最优化,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①在复合集流体领域:公司自2017年起开始了研发布局,受益于在材料、设备和工艺上的持续投入和技术沉淀,目前公司复合铜箔的工艺技术方案已获得国内头部客户认可,复合铝箔目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且已向消费类客户形成订单。公司于2023年4月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卓立,在江苏溧阳投资建设复合集流体研发生产基地;2023年11月收购并增资控股江苏高远,逐步加强复合集流体业务产业协同;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的量产。
②在涂覆材料及粘结剂领域:东阳光(600673)氟树脂PVDF和四川茵地乐水性粘结剂PAA成功导入众多主流客户;配合客户共同合作研发,高性能PVDF开发已取得积极进展。液态勃姆石浆料全面配套隔膜涂覆加工,协同客户降本提效的同时,也改善了涂覆隔膜产品的性能。
(3)自动化装备方面:公司将基于锂电设备产业化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向干法电极、固态电池、钠电池设备、硅基和钙钛矿太阳能设备、氢能设备等领域拓展,助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公司光伏设备是采用全新的技术,简化工艺步骤,大幅度减少光伏电池制造设备投入和电池片生产中的电力消耗,提高了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1)公司逐渐完备锂电池前中后段工艺设备整体服务能力,形成并掌握了一系列成熟、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工艺流程,技术水准不断提升,锂电涂布机市场份额国内领先,新型注液、叠片、卷绕、化成分容、氦检设备已获得宁德时代、亿纬锂能(300014)、LG新能源等国内外客户认可,众多中后段设备实现了对客户的量产供货。
(2)依托技术协同和业务模式创新,公司积极推动电池材料设备研发和国产替代化。锂电池隔膜生产设备方面,已成功研发高速、宽幅、低能耗隔膜拉伸和萃取设备并完成样机交付,后发优势显著。复合集流体方面,开发先进、可靠的集流体成套生产设备,加快推进集流体技术升级及产业应用。粉体设备方面,通过优化和创新粉体窑炉加热方式,开发高效节能和智能控制的粉体窑炉,助推行业设备迭代升级。
作为电池材料及工艺技术解决方案的平台型公司,公司产品主要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设备,处于锂离子电池产业上游。锂离子电池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动力、消费和储能三类:
国内市场方面,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已获得消费者广泛认可,据中汽协数据,中国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6%,较2022年高出5.9个百分点;销量实现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1,带动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616.3GWh,同比增长32.4%;累计装车量达到387.7GWh,同比增长31.6%。EVTank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1,532.3GWh2。
国际市场方面,受德国等欧洲国家2023年补贴政策退坡等因素影响,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全年销量为294.8万辆。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仍然保持强劲,2023年累计出口达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3,欧美与东南亚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的主要出口承接地。随着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建立碳足迹监管门槛,以及美国通胀削减法细则和国防部新法案等对国产电池及新能源车的限制,锂电企业本土化生产的需求日益迫切,海外建厂布局加速,截至2023年末,国内已有10余家头部电池企业展开了海外制造基地的布局,规划产能超500GWh4。以欧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增速快、空间大,并且颁布了多项政策引导新能源转型,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EVTank预计,至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368.8GWh。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受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能源物资成本上升、供应链不稳定以及疫情期间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的影响,2023年传统3C消费类数码市场均出现了不同幅度降幅。根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同比下降3.2%;传统类PC出货量为2.956亿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3.9%。但随着下半年Appe、华为等品牌新品发布,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呈现出复苏态势,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261亿部,同期增长约8.5%,终止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Canays预测,2024-2027年AI大模型在智能手机与个人PC的应用有望成为新的市场增长动力。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5等政策支持陆续出台,中国消费类电子市场下半年也企稳向好。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达到2.89亿部,同比增长6.5%;其中12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达到2,455.4万部,同比增长11.7%,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6.8%6。2024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有望迎来复苏增长,有利于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恢复。
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目前主要应用于家庭储能、通信基站储能和电力系统储能三大领域。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7。在“十四五”规划以及“双碳”政策的指引下,2023年我国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迅速。据国家能源局消息,2023年全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超260%;截至2023年底,已建成投运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提前两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新型储能装机目标。锂离子电池仍占据新型储能绝对主导地位,占已投运新型储能的97.4%8。
2023年受欧洲经济下行及电价回落等因素干扰,全球储能锂电池增速有所放缓,全年累计出货量达到224.2GWh,同比增长40.74%;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203.8GWh,同比增长58.2%9。电力储能锂电池仍占据超8成市场份额,工商业储能锂电池则成为2023年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12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4GGII,《复盘2023:海外产能超500GWh锂电出海“初见硕果”》。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加剧,储能作为解决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预计仍将保持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预计将带动以锂电池为主导的新型储能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具备核心零部件供应能力以及产业一体化优势的储能锂电企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司长期专注于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装备领域,基于“双碳”战略目标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等相关电池客户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
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等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电池材料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服务。公司构建负极材料、膜材料与涂覆、自动化装备三大事业部管理架构,在深化各事业部间的资源共享和产业链协同优势的同时,建立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链稳定可控的制造产能,通过多种业务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目前主要以外购获取原材料,由各子公司采购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负责具体实施。
通过建立并持续完善采购管理制度体系,公司就供应商研发能力、供应商资质、安全性能、质量管理、样品设计与验证等进行多维度的指标考量。对于涉及化学品的供应商能力评估方面,严格把控其质量环境体系认证、MSDS认证、国家实验室认证(CNAS认证)、ROHS环保检测报告等重要指标,在量与质上保证公司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并确保所采购材料及其工艺符合安全健康与环保要求;对于标准原材料和设备标准件的采购,公司依照标准规范的采购流程进行择优采购;对于自动化装备业务所需定制的非标准件,公司按照设计图纸和特定指标向各合格供应商询价采购。同时,公司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逐步引入一系列社会和环境指标,以确保公司与供应商共同提升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负极材料、基膜、涂覆膈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和铝塑包装膜均采取“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自动化装备以客户的实际适用性与功能性需求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方案选型与设计,将关键自制零部件与非关键外采零部件集成整合,配合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集成进行整机交付。
作为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中上游关键环节供应商,公司采取销售部门进行主导,研发、品质等技术支持部门协同辅助,与下游客户直接对接的销售模式,通过战略合作、联合研发、产品设计与定制等服务,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公司拥有强大的电池材料和自动化装备研发团队及电池领域专家,基于对锂电池电化学体系的深刻理解,经过多年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持续深化的业务布局,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装备解决方案并行的平台型企业,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和联合研发不断构建创新的产品布局和业务领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持续创新的产品基础和技术储备。
公司作为电池材料和工艺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在前沿研发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布局,铸就公司向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能力,各板块业务具体如下:
在负极材料领域,公司拥有在碳素材料理论知识领域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和研发优势,主要负极材料产品凭借高容量、高压实密度、低膨胀、长循环、快充等特性占据全球中高端数码和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充分应用行业前沿科学技术。目前,公司快充负极新品已满足6C的性能要求,快充类产品已通过多家客户产品技术认证,逐步开始规模化供应;在硅基材料领域,CVD硅碳已通过多家下游客户测试,同时球形CVD硅碳产品性能居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新型硅碳材料具有高容量、低膨胀和长循环等高性能表现,除应用于高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以外,也可以做为半固态/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目前已经开始小批量出货;公司对锂金属负极材料持续开展前瞻性研发,通过构建新型负极结构来解决锂金属负极的体积膨胀以及负极/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问题。四川紫宸将在粉碎和造粒环节,通过自动化原材料预处理工序、造粒预碳化一体化和立式釜等先进工艺及设备实现自动化全流程密闭管道输送;并在石墨化工序,通过创新应用新型的移动式石墨化加工设备实现增加装炉量、提高加热效率、降低石墨化加工的单位能耗、减少辅料的使用,有效降低石墨化加工环节的成本;在碳化环节,通过集中式工艺和新型一体化设备等,有效提升物料利用率和自动化生产水平;通过一系列新型连续式生产设备和全流程工艺技术改进措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综合实现生产流程的降本增效和节能环保。
公司作为涂覆隔膜加工领域的领先企业,在涂覆技术、质量控制、材料开发、生产效率等各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基于对涂覆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深刻理解,公司不断的提高涂覆设备性能和自动化率,积极推动涂覆材料和粘结剂的国产化替代和持续改进,能够为下游客户提供持续的降本方案,从而保持长期领先的竞争优势。公司超薄高耐热涂层已完成配方输出,搭配不同客户需求进行优化迭代,相关客户市场进一步推广。公司与国内头部科研院所、电池厂商及终端车厂合作开发半固态电解质用复合涂层隔膜材料,形成了自身特色的创新产品及知识产权,丰富并强化了隔膜涂覆领域的竞争优势。
公司隔膜生产线采用目前主流湿法隔膜拉伸工艺,已实现新一代基膜产线的稳定生产,单线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显著;另一方面,公司设备国产化替代和设备自给的长期竞争优势显著,继隔膜涂布设备领域的重大国产化突破后,公司自动化装备事业部在基膜设备领域也已顺利交付拉伸、萃取等环节样机,未来将持续推进公司隔膜产能扩张和生产效率提升。
公司锂电级PVDF产品性能领先,在正极、隔膜及其他领域亦实现了对客户最新需求的响应,并完成新品开发与推广。与此同时,公司与茵地乐联合开发的水性粘结剂在粘力、用量等方面竞争优势显著,能够有效提升公司在隔膜涂覆和负极领域产品竞争力。
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2022年着手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现已完成固态电解质LATP(磷酸铝钛锂)和LLZO(锂镧锆氧)的中试,产品离子电导率达10-3S/cm,产品粒度可控,已在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公司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低温烧结固态电解质进展顺利,目前已在低于传统烧结温度的条件下制备出高致密度、高电导率的LATP电解质片,相对致密度和离子电导率分别达94%、10-4S/cm;对低温烧结制备的LATP固态电解质片进行退火处理后,陶瓷片的相对致密度和离子电导率分别达99.6%、10-3S/cm,经组装锂对称电池和磷酸铁锂半电池测试,性能均优于传统高温热烧结所制备的LATP固态电解质片。
受益于公司平台化技术布局与沉淀,公司结合自身自动化装备方面的优势,引进跨界与邻界技术及工艺,在复合集流体方面的工艺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案获得了主流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在复合集流体的工艺技术突破将助推电池轻量化、安全性提升及制造工艺进步,为向客户提供新的产品组合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为第一批实现涂布设备国产化的精密自动化设备企业,公司多年以来持续扩展自动化装备领域的技术迭代,依托客户定制化需求形成研发导向,构建了以锂电池生产前段设备涂布机为基础,其他锂电设备齐头并进的产业布局,并逐步形成覆盖锂电池电芯产业链前、中、后段关键设备的开发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优势设备均持续施行技术改造:前工序方面,实现超声波喷雾技术试验效果升级;CCD(图像控制器)算法改进,图像智能识别提升贴胶换卷效率;模块化烘箱结构方案、创新式气浮式烘箱方案、红外加热/天然气加热/电磁二次干燥等多重烘箱烘干技术路线探索;底涂与隔膜的双面同时涂布技术已开发成熟并顺利推向市场,公司就极片双面同时涂布在提速、涂覆密度及精度的技术升级等方面持续提升;新增搅拌设备与辊分一体机,基本实现电芯生产前段工艺流程中全套关键技术节点的完整覆盖。中后段工序方面,如分切设备、高速叠片设备实现再次提速,分切速度自250m/min提升至350m/min;400型单工位0.45秒/片的高速叠片机完成预期开发目标,顺利推向市场。
在新兴设备赛道方向,公司也积极施行前瞻性研发与赛道布局,包括干法电极生产设备、水电解制氢PEM膜电极生产设备、钙钛矿量产涂布设备、锂电基膜生产设备、正负极粉体材料生产设备以及光伏、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相关设备等。基膜生产设备方面,公司设备团队精准匹配当前基膜业务与涂覆加工需求及改进方向,稳步推进国产化湿法锂电基膜生产线项目分阶段研发,目前包括纵拉机、萃取干燥系统、横拉机、整机程序控制等在内的一代基膜设备已进入样机组装调试阶段,二代国产化基膜线已进入开发阶段。光伏设备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发新款多托盘热丝CVD(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及不锈钢管式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前者除了可以用于光伏异质结生产工艺,还可以用于光伏TOPCON工艺,并进一步实现非晶硅、微晶硅、微晶SiO2等镀膜工艺,后者将依托不锈钢材质实现对传统石英材质零部件的替代,改善因石英管短缺导致的问题,降低工艺功耗及温度均匀性问题,为业内首创工艺,目前已完成样机生产。
公司作为电池关键材料和自动化装备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主要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在全球锂电池中高端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客户资源,同时以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和集成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建立了客户粘性。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动力、消费及储能市场客户,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公司从研发配合、产品认证、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002594)、三星SDI、ATL、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欣旺达(300207)、珠海冠宇、亿纬锂能、赣锋锂业(002460)、Northvot等主流电池制造厂商和车企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司拥有强大的电池材料和自动化装备研发团队及电池领域专家,管理团队具备深厚的产业资源与技术背景,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市场需求保持高度敏感,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在产品方向、运营策略上高效践行公司发展战略。同时,公司尊重人才、培育人才,实行一系列科学的人才激励制度、工作分配体系与团队建设机制,聚集了一批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及运营的高精尖人才,并通过负极材料、膜材料及涂覆加工、自动化装备三大事业部协同管理的模式,精简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的协同效应,打造公司核心凝聚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0,474.9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60.3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78,077.6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82%。
2023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实现出货量155,317吨,同比增长11.35%;负极材料及石墨化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1,076.75万元,同比下降16.01%。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2023年度,受行业产能供过于求及下游电池客户去库存的双重影响,负极产品售价持续下行;客户产品结构及原料属性的变化影响了公司原有生产工艺的成本及收率;前期高价存货消纳较慢,导致公司持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负极产品毛利率收窄,面临阶段性的经营压力。截至2023年末,公司负极材料库存规模和成本已较年初显著改善。
(2)为应对当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公司加快了非石化类原材料和高压快充产品研发进度,根据客户产品需求调整生产工艺,报告期内公司已实现部分高性价比新产品的导入。随着历史高成本库存的消纳、非石化类原料的创新和高压快充产品的持续放量,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明显的改善。
(3)在探索长期降本路径方面,公司积极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产品系列化等多种方式进行降本增效。公司在建的四川紫宸工厂定位于成为行业内最具环境友好、绿色低碳、能源集约、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下一代先进产能和标杆工厂,将能够更加契合高性价比负极材料的生产适配。公司有信心通过先进产能的建设、多样化的原料和工艺降本方案、良好的ESG管理,以差异化的产品、稳定可靠的品质服务国内外一线电池客户,持续改善负极材料盈利能力,在下一阶段的负极材料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023年,公司涂覆隔膜及加工量(销量)达到52.71亿㎡,同比增长21.50%,基膜产品产销两端同时放量,膜产品及涂覆加工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1,580.50万元,同比增长23.63%;PVDF产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127.62万元(含内部销售)。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2023年,依托公司在隔膜基膜、涂覆材料、涂覆设备、粘结剂和涂覆加工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涂覆加工业务延续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涂覆加工业务因定制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客户粘性,从而形成了稳定的行业地位。2023年度,公司涂覆隔膜及加工量(销量)达到52.71亿㎡,占同期国内湿法隔膜出货量(129.4亿㎡)11的40.73%。
报告期内,公司涂覆加工业务在涂覆材料国产化替代、涂覆设备提速、粘结剂领域成本改善以及基膜自给率提升等方面均实现了预定目标,实现了涂覆加工业务良好的协同效应和成本改善。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规模优势,稳步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保持了盈利能力的相对稳定。
隔膜基膜:四川卓勤的基膜产线的车速、幅宽、生产效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实现批量化供应,基膜销量逐季提升。凭借生产设备强劲的后发优势,公司基膜产品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2024年基膜销量有望快速增长。公司基膜产品的批量化供应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协同公司涂覆加工业务实现涂覆隔膜整体交付,进一步突破海内外重点客户。
陶瓷涂覆材料:在生产工艺上,公司完成勃姆石产线的平台化建设,生产现场被客户评价为行业最优;在产品研发上,公司研发并量产了用于超薄隔膜涂层的超细氧化铝、超细勃姆石、纤维状勃姆石等下一代陶瓷材料,并进一步拓展了勃姆石产品的应用领域,包括应用于正极领域的边涂勃姆石、水性边涂浆料催化剂载体、覆铜板填料等,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优的成本改善方案;在降本增效上,公司同步通过BOM、能量回收、设备改进等实现综合成本的下降。
PVDF及粘结剂:2023年公司新建PVDF产能陆续投产,销量逐季提升,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0,627吨,同比大幅增长97.82%;报告期内,国内锂电级PVDF售价持续大幅调整,对公司PVDF业务营收造成较大影响;公司新建前工序产能的逐步投产和原材料价格的降低,使PVDF的盈利规模整体保持稳定;尽管PVDF行业进入新的市场竞争阶段,凭借全工序成本优势和长期研发优势,公司有信心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潜力。在PAA方面,客户结构和产品应用不断优化和丰富,储能领域业务实现了较大突破,助推PAA产品销量、营收和利润继续稳步增长;与此同时,适应高动力学性能、超快充需求的新产品有望在2024年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未来公司将继续凭借在隔膜基膜、涂覆加工、涂覆材料、涂覆设备、PVDF和粘结剂等领域的协同优势,积极推进复合集流体量产,加快高速高效智能化涂布工艺与设备的集成,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的产品组合和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复合铝箔、复合铜箔集流体的开发取得突破,2023年10月,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就复合铜箔集流体业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拓海内外新能源市场。目前,公司复合铝箔产品已经实现消费领域的小批量出货,复合铜箔产品正稳步对接客户需求,持续推进产业化的相关工作。为积极抢占复合集流体产业化浪潮的先机,江苏卓立一期年产1.6万吨复合铜箔生产基地已基本完成厂房建设,厂房装修、设备定制与安装工作已同步启动,预计2024年将逐步建成投产并根据客户需求分阶段形成相应产能。
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低迷,铝塑包装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组织优化、节能降本、提升优率等综合性举措,持续改善公司铝塑包装膜产品性能与成本结构,产品出货量达到1,575万㎡,为2024年销售量的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自动化装备业务履约交付规模显著增长,2023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含内部销售)359,180.43万元。
(1)公司以高速宽幅双面涂布机为代表的锂电前段涂布设备竞争优势显著,经过持续研发并推出新的工艺产品,产品线已覆盖锂电池前中后段生产关键工序,形成包括涂布、分切、卷绕、
叠片、注液、化成分容等关键电芯工艺的综合产品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前中后段设备交付规模显著增长,促进了营业收入的提升。同时,在其他新能源制造装备方面,公司锂电基膜生产设备逐步交付,正负极粉体材料生产设备、光伏设备研发进入设计与验证阶段。
(2)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以欧洲嘉拓为中心开拓欧洲市场,增加北美市场、东南亚市场的销售团队,组建并完善工厂内部的海外对接团队,目前已成立了海外方案设计团队、海外市场对接销售团队、海外交付团队。报告期内海外订单取得良好成绩,预计2024年海外订单将进一步增长。
(3)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设计优化、供应链整合、数据化管理、集中化制造,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通过组织架构调整、精细化管理,提升交付速度,满足行业增长对设备的需求;持续引进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团队管理,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和过程管控的标准化,保证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持续研发新功能、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综合性能,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据鑫椤资讯统计12,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176.21万吨,同比增速为20%,其中中国负极材料产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7.3%。出货量方面,全球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167.95万吨,其中中国占比高达95%。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价格快速回落的情况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性价比优势再次凸显,2023年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渗透率从2022年的79%提升至84%。报告期内,由于新增产能快速释放,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负极材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调。但整体而言,行业新进入者及其新增产能较难形成行业有效竞争力,且2023年负极材料价格已逼近生产厂商的成本线,行业多数企业已出现亏损情形,由于盈利减少和融资收紧,行业新增产能投资速度已大幅放缓,预计未来价格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
当前,负极材料行业正处在洗牌阶段,缺少差异化产品优势、研发技术优势和生产要素成本优势的劣势产能将面临淘汰,而行业格局中具备差异化产品优势、研发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和海外产能布局能力的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行业整合机遇。公司作为全球人工石墨的头部企业,将继续推进四川基地优势产能建设,保持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和生产基地,以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和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客户,不断巩固和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优势。
根据EVTank统计13,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出货量同比增长32.8%,达到176.9亿平米,其中湿法隔膜出货量达到129.4亿平米,占比73.15%。因湿法隔膜价格下行和性能优势,其性价比不断提升,因此湿法隔膜依旧占据行业重要地位。此前,隔膜行业因投资强度大、设备门槛高、技术复杂性和规模效应强等因素,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但随着基膜生产设备海外新供应商的加入及设备国产化进程提速,湿法隔膜基膜设备瓶颈逐步突破,基膜行业后发优势显著,未来拥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基膜设备将在行业内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在新型涂覆材料、粘结剂方面,国内企业凭借近年来的技术追赶已经逐步实现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的赶超,在PVDF、芳纶、生物基芳纶材料、PAA、SBR等领域,国产化替代进程不断深化。未来,能为下游客户带来持续的成本改善方案,能够提供个性化和一体化的材料解决方案,将成为涂覆隔膜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锂电设备发展趋势主要是高精度、高速度、高稳定性、一体化、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节能化的“三高五化”趋势。设备的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目前国内许多锂电设备企业正在拓宽产品线,逐渐从单一工段、单一产品向多工段、多产品发展。未来锂电设备企业由单一工序加工向多工序集成加工转变,由单机交付向集成方案交付转变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国内电池企业全球化布局加快,头部锂电设备企业出口规模亦随之加快。2023年以来德国、法国、韩国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已向多家中国设备企业采购生产设备,中国本土锂电设备企业交付实力逐渐获得欧洲客户认可,国际竞争力增强,海外市场将成为锂电设备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主流的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因其在比能量密度、首次充电效率、循环次数、循环容量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竞争优势,其产业化过程经历了较长的工艺技术积累。
鑫椤咨讯,《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176.21万吨,出货量167.95万吨》。。
氢能源电池等新兴技术路线,市场关注度持续提高,公司也将持续对新型电池进行研发布局。同时,前述新的技术路线虽然在某些性能指标具有显著优势,但是仍存在成本高或倍率性能差等缺点,综合性能对比液态锂离子电池尚有差距,新兴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需产业各方持续的研发和投入。整体而言,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仍将是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内长期的主流技术趋势。
在负极材料方面,市场仍将保持以快充、高容量、高倍率、高安全性负极材料为主的技术路线。快充是消费和动力电池明确的发展趋势,其中负极材料对快充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碳化二次造粒、加大负极包覆、参杂硅碳负极或其他负极添加剂可以提升负极材料快充性能。公司在产品储备上已布局3C-10C为主的快充负极,将积极推进客户认证与批量生产。硅基负极的研发是提高电池容量的重要方向,原先硅碳负极材料面临的膨胀和首效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硅碳负极有望成为行业新品重要的竞争方向,预计将在2025至2026年开始放量。
在涂覆隔膜方面,随着基膜设备瓶颈的突破和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基膜生产效率也将不断提升。未来行业将围绕基膜生产效率提升、基膜设备国产化与涂覆隔膜一体化等多方面展开综合竞争。公司将积极推进隔膜涂覆一体化产能建设,深化基膜设备国产化进程,并协同涂覆材料和粘结剂版块共同强化在涂覆隔膜领域综合竞争力。
在复合集流体方面,随着技术瓶颈陆续突破,产业化进程将加快。未来复合集流体的经济性或将成为量产的最大挑战,相较传统铜铝箔具有成本优势的产能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锂电设备方面,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加快将带动新设备、新工艺发展。随着新型电池应用加速(包括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电池等),其核心材料的应用逐渐增多,新型体系材料与现有体系的材料存在一定区别,在材料的物理性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工艺技术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而锂电制造设备需要结合材料特性及要求进行调试、改进和创新。未来在新材料、新技术创新的背景下,锂电设备有望在参数控制、时间效率、材料体系以及工艺控制等方面产生新的技术变革。
公司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及工艺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商与平台型企业,坚持以技术研发创新推动电池性能进步及制造效率提升,通过原材料革新、制造工艺升级、规模化高效生产、产业链协同布局等巩固自身成本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及专业化的集成服务。
未来,公司将全面加快落实“两纵一横,协同发展”的发展战略,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构建负极材料一体化和基膜涂覆一体化产业链闭环;通过横向战略拓展公司在自动化装备业务领域的产品线,提升存量业务护城河、市占率和规模效应,布局海外市场和新业务。致力于成为一家技术领先、产品优秀、管理规范的世界一流电池材料和工艺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为全球新能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1)在负极材料方面,推进四川基地建成投产,加速安徽紫宸1.2万吨硅基负极生产基地建设,力争2024年底实现25万吨以上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四川工厂投产后,将进一步促进负极材料降本增效,同时极大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减少碳排放量,公司也将在低中高端负极全面建立竞争优势,推动公司负极材料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同时,加快推动瑞典项目的审批进展和项目建设,尽快满足下游客户的产能需求。
(2)在膜材料和涂覆加工方面,持续推进涂覆隔膜一体化产能建设,加快基膜产能释放,与涂覆和粘结剂业务协同形成更强的产品竞争力,依托涂覆和隔膜设备研发更新和持续的工艺技术迭代,力争实现2024年70-80亿㎡以上的涂覆加工出货量和8亿㎡的基膜出货量。复合集流体方面,加快完成复合铜箔、复合铝箔量产线建设和下游客户认证拓展,继续改善提升设备和工艺效率,提升产品竞争力,争取实现复合集流体千万㎡级别的批量出货。
(3)在自动化装备方面,继续推进松山湖嘉拓设备研发和中后段开发生产基地建设和四川嘉拓西南锂电设备制造中心建设,形成全面的电芯设备前中后段工艺制造能力,稳步推进基膜设备等产品国产替代化进程,配合材料业务协同作战,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服务。
公司将在完善现有负极材料、涂覆隔膜及辅助材料等业务的基础上,构建综合工艺和研发技术的前瞻性布局,促进自主设备开发的业务协同,率先在硅基负极、硬碳负极、新型复合集流体、基膜生产设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推动复合集流体规模化量产,探索高速高效智能化涂布工艺和设备集成,持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技术+协同”成就综合材料和工艺解决方案的平台型企业,实现企业长期发展。
(1)在负极材料领域,通过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和新工艺新设备开发工作,实现负极材料性能提升和降本增效,具体包括:加快快充产品的客户认证和批量供应,通过自身粘结剂的配合和原料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组合的快充性能;通过原料创新和物料循环利用,配合工艺和设备的更新迭代,提升物料收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性能;推动新产品(石墨类、硅碳类、硬碳类)在大客户处的批量销售;在生物质石墨、软碳、多孔硅、复合负极、半固态及固态电池负极等新兴技术路线方向上坚持研发布局,为下一代量产的主流负极产品奠定技术和工艺储备。
(2)在膜材料和涂覆加工领域,通过涂膜和分切设备提速、包材降本优化、自动化设备开发及改造、导入水性+油性的新型产品等方式继续推动涂覆加工业务降本增效。不断改进基膜设备,通过提速加宽等方式继续提高基膜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粘结剂方面,推进正负极粘结剂、液态PVDF、非氟粘结剂等产品的研发和量产,对固态/半固态电池、干法电极、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所需要的粘结剂进行研发布局,继续丰富涂覆材料和粘结剂材料产品线,巩固和拓宽技术护城河。
(3)在自动化装备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研发新型的高效率、低能耗智能设备;通过供应链整合、精细化管理、规模化制造降低成本。进一步加快电芯中后段生产设备体系建设,完善工艺设备产品线,提升电极制作、电芯装配、电芯检测分选核心设备供应能力,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化锂电池工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在锂电池材料设备方面,巩固在隔膜涂覆设备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加快升级基膜生产设备、正负极粉体材料生产设备和复合集流体生产设备等,为公司材料类业务提供持续的战略支撑;同时,公司还将基于锂电设备产业化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向钠电设备、硅基和钙钛矿太阳能设备、氢能设备等领域拓展,助力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
(1)在负极材料领域,公司将积极与重点客户进行对接并完成产品导入,配套服务客户重点产品和方向,提升终端产品性能;重点发力快充产品和硅碳产品的客户导入和批量生产,以领先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产品类型和良好的性价比,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积极加快出海各项工作,建立瑞典生产基地,配合下游客户扩产计划并锁定海外市场占有率。
(2)在涂覆隔膜与复合集流体领域,积极主动维护大客户、通过自动化设备和工艺优化解决客户痛点,提升客户粘性;充分发挥公司在涂覆隔膜一体化和粘结剂领域的配套竞争优势,快速推进海外优质客户的产品认证和批量供应,力争实现量产一家、开发一家,稳扎稳打地开拓国际市场。
(3)在自动化装备领域,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数据化管理系统,细化工艺标准,提升制造过程的可控性,缩短产品的交付周期。在锂电池制造设备方面,加快新功能、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快速推出新一代智能设备,降低客户的制造成本。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在德国、日韩、北美以及整个中国地区构建销售服务团队和合作伙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本地化解决方案。在锂电池材料设备方面,加快正负极材料、基膜和复合集流体样机升级与研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响应公司材料业务需求。
(1)加强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事业部的管理运营机制,继续充实并提升总部与各事业部在业务端、研发端与客户端的资源协同,发挥平台协同研发优势,以技术协同实现产品组合,保障企业持续稳健的增长。
(2)各事业部重点落实降本工作,通过原料创新、物料循环、工艺技术和设备创新等方式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库存管理,进一步加快库存商品消纳,推动发出商品验收,切实降低存货规模;做好应收款项控制,选择经认可的、信誉良好的客户进行业务往来,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持续监控,不断提升整体应收账款质量,注重对资产质量的管理。
(3)公司通过能源管理部统筹安排、综合管理公司节能降碳目标,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公司将通过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地面集中光伏电站和烟气余热再利用等项目推动能源向低碳转型发展;探索数字能源发展新模式,通过加快能源及碳排放管理系统开发、推动集团各事业部能源监测系统建设及能耗数据应用,加强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统计计量基础管理;加快绿色低碳工厂建设,加强低碳能力建设和宣传培训,提高全公司绿色低碳意识;增强对集团和子公司能源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管理培训,并落实集团能源管理制度和能源节约目标责任,完善制度标准及团队建设。
(4)为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需求,打造富有活力、激情、创造力和执行力的核心队伍,公司将继续坚持长期与短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开放核心员工在子公司的直接持股,稳定核心骨干员工,积极吸纳新鲜力量,使公司团队时刻保持长久、良好的进取心态。
锂电池行业作为国家近年来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如果未来锂电池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调整,将给行业整体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报告期内国内与国际宏观经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整体需求不足。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形势复苏没有到达预期,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在全球各国推进绿色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为代表的锂电池行业成为新的市场趋势,市场需求快速扩张,动力电池厂商与上游供应链企业纷纷大幅提升产能。但伴随着近年需求增速放缓,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境况,下游整车厂商持续向上游传递成本压力,造成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主要环节产品价格均出现较动,如果未来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持续加剧,或公司不能利用成本优势和持续性推出差异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将对公司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锂离子电池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工艺技术水平趋于成熟,且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进行成本挖潜的空间,因此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市场主流技术。但随着国内外科研力量和产业资本对新能源、新材料应用领域的持续投入,若新型电池性能大幅优于锂离子电池,或其他新兴技术路线快速成熟,能够快速实现商业化,而公司不能快速对公司产品进行升级或者研发进度没有到达预期,又或对新兴技术路线的技术储备不够充足,则可能对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国际经营和贸易环境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波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国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锂电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全球化布局成为关键。以欧美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推出锂电池供应链本土化政策,如果国内电池厂商及上游供应链企业不能及时适应相关政策、及时完成全球化布局,或海外原材料及产品成本显著高启,则可能会失去部分海外订单和市场需求。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赣锋锂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瑞浦兰钧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赣锋锂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创新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亿纬锂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欣旺达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