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12-11 20:57:59 | 作者: 小九直播NBA
2020年5月12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近几年,在工业与信息化部与全国汽标委的统筹组织下,宁德时代和别的企业一起,有幸参与了国内标准制定,也参与了国际法规起草。一路走来,我们对标准工作也有不少感悟和体会。
技术路线是市场和用户的共同选择。汽车应用领域广、应用场景多,对动力电池需求也是多元的。铁锂电池是我国的特色,具备高安全和长寿命的特性,是目前电动客车、物流车等商用车应用主流;三元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高,可有效解决私家车用户的里程焦虑,成为全世界新能源乘用车的主流方案。
同时,钛酸锂、锰酸锂等其他技术路线也有一定应用,一些新体系电池也在研发。宁德时代目前铁锂和三元两种路线并重,市占率均处在行业前列。我们提倡各种技术路线在竞争中百花齐放、持续创新,解决用户应用痛点,这是行业共同的使命。
早在2017年之前,欧洲某著名车企,向我们提出能通过针刺测试的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单体技术方面的要求。我们团队做了大量的针对性开发,在全球率先攻克了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三元电池针刺问题,并由客户送到TÜV检验测试认证。TÜV报告结果为,在针刺实验中,三元电池实现了不起火、不爆炸,电池温度只有35.1℃。
首先,从观念上说,国外整车厂对于整车安全的共识已由单体安全转向系统安全。电池的安全贯穿在电池的整个使用的过程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电池的单体设计、系统集成、动态监控和系统防护等。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电池的整体安全上,确定保证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安全的,从实际意义上真正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其次,从技术上说,电池包层面有更优化的安全解决方案,单体电池针刺测试的实际的需求已不复存在。
中国的动力电池安全标准,从2006年的汽车行业标准QC/T743,到2015年的国家推荐性标准GB/T31485和GB/T31467,再到今年刚刚发布的国家强制性标准GB38031,见证和支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1、2006年发布QC/T743行业标准时,产业处于培育期,大家关注的是样品研发和示范。内容上主要参考消费电子锂电池测试要求。
2、2015年发布GB/T31485和GB/T31467时,行业已经积累了10年的研发示范经验,安全认识不断加深。这两项标准在单体/模块测试基础上,增加了电池系统层级安全要求,对引导系统集成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3、近两年制定GB38031时,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已经突破百万辆,成绩举世瞩目,欧美日邀请中国作为副主席国家,主导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UNGTR20)中的动力电池部分。GB38031和GB38032(客车特殊安全要求)、GB18384(整车安全要求)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制性安全标准体系。GB38031基于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经验,与UNGTR20同步制定、充分协调、全面接轨,技术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该标准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模拟了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湿热循环、振动泡水、过温过充等实际场景。单体针刺测试作为独立项目,在该标准中被正式取消,仅作为单体热失控的触发条件,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也就是说针刺是否通过已不重要,关键要看单体热失控后,系统是不是能够控制热失控的蔓延,为各类电池的安全应用设定了基本门槛。
这三期动力电池安全标准的发展特征很明显,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强调电池的整体、系统性安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产品研制方面加大投入,实现用户需求。我们也希望与行业携手并肩、一起努力,逐步的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循环寿命等核心技术,解决用户的安全焦虑、里程焦虑、寿命焦虑等应用痛点,让新能源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汽车全面电动化。
- 推荐产品
- 推荐新闻